新华社乌干达瓦基索2月14日电 通讯:中国侨胞助乌干达村民喝上干净水
新华社记者张改萍
近日,在乌干达中部瓦基索区的布卡萨村,村民们头顶水盆,手拎水桶,来到村里新打的水井取水。清澈的井水源源不断地从井边的水泥池出水管中流出。
此前,村民的饮用水来自一口手挖的浅水井,距离村民的居住地较远,需要花几个小时排队取水。随着乌干达华侨华人慈善基金会打井供水项目在布卡萨村的实施,让该村一万多居民喝上了干净的饮用水。
村民伊曼纽尔·马萨巴说,现在可以喝上干净水,不再担心感染疾病,可以节省一大笔看病钱。
28岁的贝蒂·嘉巴杰是一位四个孩子的母亲。她说,以前要走很远的路去取水,有时还背着一个孩子。等到了井边,发现打水的人排起了长队。“我现在去新打的水井取水,只需要花几分钟时间,不耽误回家做家务。”嘉巴杰高兴地说。
乌干达水资源与环境部说,该国约30%的人口从浅井、沼泽、河流和湖泊中取水,无法获得清洁饮用水。乌卫生部的数据显示,该国每天都有数百人因腹泻、痢疾、霍乱等疾病死亡。
布卡萨村村长西蒙·卡滕代介绍说,布卡萨村有六万多名村民,大多数住在维多利亚湖沿岸的沼泽边,依赖手挖的浅井取水。中国人捐赠的水井将惠及周围一万多居民,不仅水源清洁,还极大地方便了当地人取水。
乌干达华侨华人慈善基金会打井供水项目发起人钟双全表示,自2019年该基金会成立以来,华侨华人家庭积极捐款,已在乌干达农村地区打了25口水井,惠及2万多个家庭、10多万人口。
钟双全希望疫情结束后,每年为乌干达援建更多的水井,还计划培训当地人掌握打井技术,让更多村民从中受益。
关键词:
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”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
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
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
”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“在榆林成立
定了!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
喜讯!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“古籍修复技艺”被列为省级非遗
从“非遗进校园”到“非遗在校园”!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